“革命委員會”這個名稱各位一定不會陌生,這是文化大革命期間特殊的政權組織形式,取消各級黨委和政府的分別,權利統一于革命委員會。
1967年上海一月風暴,群眾組織奪取了上海市委和各級政府的權,仿效“巴黎公社”,成立“上海人民公社”,毛澤東認為這個名稱不好,說了一句“還是叫革命委員會好”,此后,各地、各級政權組織機構全部改名為“革命委員會”,并被寫進了1975年的《憲法》。
“革命委員會”作為政權組織的名稱,相當于現在的**政府,**黨委會,不應被刻在郵電日戳上,但奇怪的是,在“革命委員會”的發源地--上海,以及全國政權的中心--北京,卻出現了幾枚刻寫“革命委員會”的電信日戳,按此邏輯,相當于一級行政領導機關直接辦理具體業務了。
還好,將“革命委員會”刻上業務日戳的,只有這北京、上海兩地的這三枚日戳,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讓人費解的刻法,估計還是文化大革命這一特殊的歷史背景造成的吧。
1979年通過了《關于修改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〉若干規定的決議》,地方各級革命委員會改為各級人民政府,至此,這種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終告結束。
來源:戳海拾貝(2019.12.29)